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40章 三國(7)

關燈
有用沒用, 要看誰用。

李澈觀察天下時局已久, 分析過每一個有可能的對手, 假如袁術不是恰好蹭了個袁字, 李澈壓根不會把他放在眼裏。

對付智商偏低又喜歡自作聰明的人,通常最好用的辦法是“我預判你預判了我的預判”, 但既然有傳國玉璽這樣的大殺器,就不需要費心費力去謀算了。

李澈寫了一封信,以孫策的口吻詳細描述了一個十七歲喪父少年的心路歷程, 對劉表的痛恨, 對昏庸新主張超的迷茫, 還有一點期盼, 最重要的是,信中說要拿傳國玉璽換五千精兵,好去報仇雪恨。

李澈寫, 孫策站在邊上看, 李澈寫得很快,不多時寫滿了一張白絹, 這是給袁紹的。

第二張白絹是給袁術的,信中仍是借兵報仇, 只是這一次通篇都是對劉表的憤恨, 著重又強調了荊州對袁術的重要性,孫策帳下也有幾員猛將, 得他們為先鋒去打荊州正合袁術心意, 信的最後又透露傳國玉璽已被劉表得去。

雖然當初孫策是用劉表好友黃祖換的孫堅, 但袁術怕是不會相信劉表如此重情。

孫策反應極快,當即脫口道:“此為二桃殺三士之計!”

李澈搖搖頭,接著又寫下一封信,卻是給劉表的。

劉表和孫策之間仇不戴天,即便明知自家父親是被袁術利用,但劉表還是高掛孫策的仇人名單頭名,他緊緊盯著李澈的筆,仿佛要把每一個字都烙印在心裏。

李澈果然也沒讓他失望,他不知內情,卻可以信口胡編,仍舊以孫策的口吻寫袁術向劉表借兵不成,便假稱昔日軍糧舊怨乃劉表慫恿,引孫堅來攻,好報覆劉表,卻令他父身死,孫策固然深恨劉表,卻也不肯讓父親白白上當,信中帶著一點少年人的憤恨和再明顯不過的挑撥,反令這信看上去十分真實。

孫策這倒是有些不解了,李澈也懶得向他解釋,只道:“你拿回去,一月之後再寄一封信給袁紹,說袁術用五千精兵換了你的玉璽。”

這話信息量太大,孫策一時都沒反應過來,不由問道:“那玉璽究竟給誰?”

李澈輕輕地嘆了一口氣。

孫策這才反應過來李澈先前為什麽搖頭,這根本就不是二桃殺三士,而是空手套白狼。

袁紹,袁術,劉表,誰都得不到傳國玉璽,卻都深信對方得了玉璽。

孫策拿回李澈的信,回到住處,思前想後,覺得此事需由一個膽識急智口才俱佳的人去辦,袁術也就罷了,袁紹和劉表帳下謀臣不少,想要騙過他們不能光憑書信。

孫策也不猶豫,想通關節,當即給好友周瑜寫信,請他幫忙。

周瑜出身廬江周氏,和孫策同年出生,同為世宦子弟,頗有些知己相交的意思,接到孫策的來信之後,周瑜立刻回信,不久就從廬江老家出發。

周瑜時年十七,在江東有“美周郎”之稱,難得文采學識不在姿容之下,為人頗有幾分上古君子之風,一路行來,竟也結交了幾個游俠朋友,一路送他到徐州。

徐州城下,幾個游俠兒便和周瑜道別,一個游俠臨行前提醒他道:“徐州不允許佩兵器,公瑾這家傳好劍記得在城門口存放,要是進了城遇到官兵,想拿回來就難了。”

周瑜有些驚訝,“世道這樣亂,竟還不許人佩劍防身嗎?”

游俠卻笑了,說道:“公瑾有所不知,徐州可是最安全的地方了。”

周瑜確實不知,但他還是選擇相信朋友,把隨身寶劍存放在城門處,大步進城。

也是進了徐州地界,他才發覺這裏確實和其他地方不大一樣,坊間市井十分幹凈,沒有游蕩的游俠兒和乞丐,車水馬龍,百業興旺,守城官兵來回巡邏,一旦有糾紛發生,官兵總是第一個趕到。

安寧得像是昔日大漢盛世。

快到軍營的時候,周瑜還見到了提著農具趕去種地的徐州軍,這些人看上去並不麻木,反倒個個臉色紅潤,面上帶笑。

周瑜不露聲色,拿出孫策的信物,跟著軍士進了營帳。

孫策正在校場練兵,倒是韓當剛歇下來,他的人馬就是剛才去種地的那一支,他和周瑜見過幾次,這會兒倒也聊得熱絡。

等到孫策趕來的時候,周瑜已經從韓當嘴裏把整個軍營大致上的格局摸清楚了。

對著孫策的時候,他不免有些揶揄道:“伯符如今已經是領兵兩萬的孫將軍了,不知還認不認昔日舊友?”

孫策哈哈大笑,說道:“把這位置讓給你都行!”

周瑜自然是不要他讓的。

舊友相逢,說了一會兒話,便入正題,韓當守在門外,孫策便把當日李澈給他寫的東西拿了出來,周瑜的神情從輕松到凝重,再到長出一口氣。

孫策說道:“去袁術那邊的人已經備好,給劉表送信也只需一匹快馬,唯有袁紹那裏,聽聞他帳下謀臣無數,此計需一個智勇雙全之人騙過袁紹,假稱要拿玉璽換兵馬,再將禍水東引,我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公瑾。”

周瑜笑道:“這計策已經十分縝密,我正好也想見見袁紹。”

孫策鄭重拜過,只道:“一切當心,性命為上,必要之時,公瑾不必想太多。”

這便是一個委婉的“你可以隨時賣我”的說辭了。

周瑜大笑,笑過之後,展開雙臂給了孫策一個重重的擁抱。

這是好友之間遲來的安慰。

孫策微微紅了眼眶。

周瑜在軍營待了不到兩日,便隨孫策的心腹一道去冀州送信。

人剛出發不久,長安那邊倒是發生了一件大事。

董卓死了。

按照李澈的說法,他是笨死的。

美人計自古有之,司徒王允痛恨董卓已久,一日開動小腦筋,以愛妾貂蟬充作義女,一女二嫁,先許呂布,又許董卓,董卓智商偏低,呂布智力也不高,加上王允的挑撥,當即跳反,繼前任義父丁原之後,又把繼任義父董卓送上黃泉。

董卓死後,他的部將李傕郭汜掌控了形勢,原本兩人準備解散軍隊返回涼州,不想此時冒出一個人來,此人也是董卓屬下,一旦李傕郭汜解散軍隊回老家,他也沒了生計,便對智力和董卓差不多的李傕郭汜提出“奉國家以安天下”的策略,讓二人集合部下,不僅不回老家,還反攻了長安,打跑了呂布。

此人名為賈詡,字文和。

天子被二人束為傀儡,這二人卻不受賈詡的控制,最初的戰戰兢兢過後,發覺自己也能效法董卓,這二人立刻抖起了董卓的威風,肆意妄為,縱兵行兇,劫掠良民,屠殺大臣,一切都成了家常便飯。

甚至董卓只是一個人,李傕郭汜是兩人,兩個人並非一條心,如今是抱團取暖,等過了時候,還有樂子可瞧。

長安亂成了一鍋粥,不少本就蠢蠢欲動的地方郡守州牧也起了心思。

堪稱一計亂天下。

不過李澈認為這倒不能完全怪賈詡,誰都知道亂世將至,只不過看誰動這個手,嚴格來說,從董卓進京的那天開始,就註定了漢室將傾。

呂布敗走之後,無可奈何只能投奔袁紹,袁紹其實有些怕呂布,每次呂布接近他,他都覺得脖子涼颼颼的。

這並不是袁紹多疑,呂布有過兩次殺義父的前科,像他這樣的高手,但凡讓他近了身,就是不用兵器,伸個手都能給他把頭擰下來,不是他不樂意接納呂布,實在是怕啊!

袁紹一連好些日子吃不好睡不到,直到把呂布打發去地方上做郡守,才算是松了一口氣。

這時正好有人送信來,稱是孫堅之子孫策派人來信,袁紹雖然有些奇怪,但還是命人把信送上來。

送信的是個少年,袁紹一貫以貌取人,一見就覺得順眼,但還是奇怪他的年紀,便多問了一句:“孫小郎帳下的人都是這般年少?”

少年微微笑了,說道:“臣隨主公,我見袁公帳下也都是青壯丈夫。”

袁紹哈哈一笑,取信觀看,不多時神情凝重起來。

袁紹放下書信,忽然變臉,揚聲喝道:“當日孫堅咬死聲稱傳國玉璽不在他手裏,如何又到了他手裏?你主孫策私藏玉璽不算,還妄圖拿朝廷命脈向我換兵?”

周瑜神情不變,反而笑道:“如今老主公已去,多說無益,張超昏庸,為庶人謀士把持內外,我主不願屈身受辱,想要自立門戶,來日報仇雪恨,能拿出的籌碼也唯有一方玉璽,至於袁公拿到玉璽做什麽,和我主無關。”

袁紹沈默不語。

周瑜又道:“這筆買賣袁公不做,多的是人想做,若袁公不肯,想來袁術是肯的。”

袁紹忽然笑道:“恨孫郎非我子矣!罷了,不過五千精兵,就當送他的!”

周瑜也笑了,說道:“那就請袁公靜候消息,等兵馬一到,傳國玉璽立刻奉上。”

袁紹點點頭,大方擺手讓周瑜離開。

然後立刻召集謀士開了個小會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